临澧县:多措并举赋能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临澧县坚持政治建设固本、组织建设强基、阵地建设赋能,精准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保障,创新培育“浮山红枫”志愿服务品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桑榆智慧、增添银发力量。
紧抓“三大建设”,夯实老干工作根基。强化政治建设。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组建“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宣讲团,动员12名政治觉悟高、政治热情高、政治理论强的老干部党员担任宣讲员,及时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2024年组织开展微党课20余次。创新学习方式,拓展学习途径,鼓励老干部通过“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自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通送学上门服务,有效扩大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覆盖面,确保应学尽学、想学尽学。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规范组织生活,全面提升老干部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3378名,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7个,其中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个、市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个,组织结对共建支部6个,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强化阵地建设。以完善设施、优化服务为核心,投入近6000万元资金,建成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集学习教育、风采展示、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切实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积极推动各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建好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室,为老干部就近开展学习、组织活动、接受关怀、发挥余热提供优质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室65个。
落实“两项待遇”,提升精准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政治待遇。定期举办政情通报会,向老干部详细报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虚心听取老干部的宝贵意见。真诚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两会,确保老干部监督和参政的权利。精心策划老干部参与全县工农业生产或教育考察活动,为老干部感受家乡发展、建言家乡建设打造平台等,确保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得到妥善落实。用心落实生活待遇。2024年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离休干部、正科级以上退休干部、生活困难退休干部等707名。注重关怀服务,确保平时有问候、生日有恭贺、病中有看望、节日有走访、难时有帮助,2024年全年累计上门服务老干部128次。全面提升精准服务。加强基础保障,积极开展“夏送清凉”活动,配合年度体检工作,全方位守护健康。深化人文关怀,组建“3+1”服务专班开展常态化联络,累计解决个性化需求23件次,实现精准服务动态管理。推进精神传承工程,系统整理4名离休干部革命史料,建立包含口述视频、文献档案的红色资源库,重点打造唐汇元事迹展播课程,将服务成果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形成从物质保障到健康守护、从日常关怀到精神传承的完整服务闭环。
激活“三力优势”,彰显银发时代担当。凝聚“关工”力量,赋能青少年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县关工委统筹协调作用,依托“五老”资源构建“普法教育+机制保障+精准帮扶”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银色动能。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司法系统退休干部成立法律宣讲团,近三年来,共深入学校、村(社区)开展“护航青春”巡讲126场,覆盖学生、家长15000余人次。采用“三帮一”模式,引导186名老干部与327名“三失”青少年结对,开展心理疏导420次,解决就学难题67件,全县青少年犯罪率同比下降42%,32名重点对象完成行为矫治,工作经验在全市推介,实现了老干部余热发挥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同频共振。凝聚“银发”力量,助力农业科技发展。充分发挥涉老协会优势,引导220余名老科协退休干部投身农业科技发展,创建基层科技示范基地65个。充分发挥老干部三个优势,带头开展科研,成功培育“沈杂油一号”等油菜新品种,相比同等栽培的其他品种每亩增产15%以上;积极调动资源,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在刻木山乡、停弦渡镇、烽火乡等地打造生态果业等示范基地22个;科普先进经验,推广“水肥药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使每亩种植效益提高20%以上,吸引周边20余个村庄,超1000户农户参与规模化种植,带领村民就近就业、致富增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凝聚“红色”力量,强化志愿服务品牌。由县老干网宣协会、老摄影家协会、诗词学会等11支小分队组成“浮山红枫”志愿服务总队,累计开展“理论宣讲进万家”“银龄关爱下一代”“文化惠民走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