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关心下一代>详细内容

春雨润物扶新苗——李昌森

来源:津市市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8-25 17:01:45 【字体:

李昌森,男,72岁,中共党员,津市市三洲驿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17年担任街道关工委主任以来,累计帮助500多名贫困、伤病残疾青少年,是孩子们心中的温暖灯塔。

初心化雨,浇灌理想之根

少年是国家的根脉,根正才能苗红。这句被李昌森写在关工委工作日志扉页的话,是他47载党性淬炼的结晶。退休后,他没有选择闲适的晚年,而是将全部心力投注于关心下一代这片更为广阔的田野。

李昌森对红色教育倾注了异乎寻常的匠心。他深信,爱国的种子、复兴的信念,唯有在童蒙之时深植,方能长成支撑家国的栋梁。每逢七一、国庆等庄严时刻,他必精心挑选经典红色影片,组织街道留守及困难儿童集中观影。当银幕上战火纷飞,他并非静坐一旁,而是走到孩子们中间,以亲历者般的口吻讲述:看,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在风雪中前行……”一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女孩小娟,在看完《闪闪的红星》后悄悄告诉李昌森:我和潘冬子像,我以后也要当个有骨气的人。李昌森眼眶湿润他深知,历史的光正穿透时空,在这些幼小心灵里悄然种下担当。

李昌森有一本磨得卷边的童心档案,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特殊孩子的生日、喜好、微小进步。每次开展慰问时,他都会精心挑选学习用品和个性化礼物,与孩子们聊家常、讲故事,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们,传承家国情怀。

 聚爱成荫,守护成长之路

单丝不成线。李昌森敏锐意识到,关爱下一代需要更坚实的组织依托。2019夏日,他奔走于街道各社区,联络10余位老党员,在简陋的社区活动室挂起红管家老党员工作室的牌匾。没有经费,他带头捐出退休金购置桌椅;缺乏师资,他动员老教师重拾教鞭。工作室墙上白发映丹心,夕照护新苗的标语,正是这群银发志愿者最真实的写照。

红管家很快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守护网。58五老志愿者化身爱心爷爷”“义务家长,定期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开展安全常识和行为养成教育。202410月,柏枝林社区龚老腿疾复发,孙女上学成了难题。李昌森得知后,清晨六点便出现在龚家门口。秋风冷雨中,他撑着伞护着孩子走过湿滑街巷,整整37天从未间断。当龚老蹒跚着送来锦旗时,李昌森只是摆摆手:孩子叫我一声李爷爷,这就是本分。

58五老志愿者中,有18主动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常年奔波于辖区各网吧,筑起一道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坚实防线。截止2024年底,三洲驿街道未成年人涉网不良事件发生率趋近于零。清朗空间背后,是这些暮年身影筑起的精神长城。

匠心育苗,点亮成才之梦

办好活动是开展关工委工作的重要载体。李昌森像个永不疲倦的策划师,精心设计着每一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仪式

李昌森设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吸引近400名留守儿童参与爱心书屋读书会。连续年举办学雷锋关爱特殊儿童、温暖童心世界活动,为特殊儿童送上温暖关怀。当聋哑儿童用手语比出谢谢,当轮椅少年在陪伴下完成首次户外写生,爱的回响在孩子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小小河长项目更是匠心独具,接过聘书的小小河长定期巡查澧水支流,笔记本上稚嫩的笔迹记录着水质变化。去年这里还有塑料袋,现在水清了!五年级的小河长自豪汇报时,李昌森眼中闪烁着欣慰——环保的种子已在下一代心中扎根吐绿。

 八载春秋如春雨浸润,李昌森这位七旬老人用永不褪色的初心证明:有些生命,在银发之年依然能绽放照亮未来的光芒;有些守护,于无声处正孕育着参天的森林。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