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常德1个先进集体、4名先进工作者荣获表彰。
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倾情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传承红色基因。其事迹感人,精神可贵,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学习的榜样!现将部分典型事迹展示如下:
常德市武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武陵区关工委积极探索构建青少年“全生态”守护链,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让大手牵住小手。武陵区创新“1+3+N”网格管理体系,将1085名“五老”人员、1800多名志愿者、5.5万青少年儿童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建立关爱青少年微信平台,让每个网格的“五老”与青少年“大手牵小手”,精准关爱帮扶每个青少年,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田工、全国最美志愿者姚跃林等一大批优秀“五老”典型。
厚植希望的田野。武陵区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关爱下一代。引进“丹溪营”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服务中小学生3万多人次。建立“校企地”服务平台,搭建青少年成长的“芙蓉花”课堂。常态化开展“情寄留守,爱暖童心”公益助学,组建“老法官科普”“老书记工作队”“江妈妈四点半课堂”“老马红色宣讲队”等“银发”服务队,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播撒未来的种子。全力推进“三个教育”,让红色教育、养成教育、清廉教育在武陵的孩子心中扎根。建立“红领巾E学院”,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廉洁小故事”微电台,开发“红色云微课”,让“五老”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培育“丝弦传廉”“美育清廉”等清廉校园品牌,创新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全面成长。
鼎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谭延胜
在鼎城关心下一代的沃土上,谭延胜同志已默默耕耘八个春秋。他以不变的赤诚初心、深厚的为民情怀与开拓的创新智慧,如一位坚定的育苗人,用岁月与行动守护着青少年的成长星空。
八年深耕,他是红色根脉的“燃灯者”,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怀揣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谭延胜不懈探索红色教育新路径。在文甲起义纪念碑旁创设“银发工作室”,坚持组织老战士、老党员深情讲述,他让历史“活”起来,将凝固的纪念地变为生动的信仰课堂。引导青少年在触摸革命足迹中感受信仰的温度与力量。这份对红色基因的深情守护与创新传承,是他八年如一日的赤诚底色。
八年牵挂,他是心灵成长的“守望者”,让关爱精准浸润心田。孩子们的笑靥与愁绪,是他最深的牵挂。面对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他巧思升华“飞鸽传书”品牌,和“道德存储”数字激励结合,让“五老”书信成为化作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洞察心灵成长需求,他八年倾力构建覆盖全域、联动校社的“心灵守护网”,让专业心理关怀如阳光普照。这份“枝叶关情”的细腻与“润物无声”的坚持,是他八年如初的仁爱光芒。
八年聚力,他是协同育人的“同心桥”,让希望之河汇聚成海。在党委支持下,他热情奔走,巧为纽带,联动教育局、文旅局、高校等多方,盘活资源、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他让“五老”智慧、青年朝气、社会关爱同频共振,以真诚与担当,将“各家事”凝聚成“共同事”,织就温暖育人共同体。这份善聚众力、共绘蓝图的格局,是他八年磨砺的智慧结晶。
八载春秋,29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与耕耘,谭延胜同志以一份赤诚匠心、一份深沉爱意、一股开拓锐气,在鼎城大地默默守护未来,托举朝阳。他是新时代关工人的杰出楷模,其八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与温暖光芒,感召着更多人,共同为下一代的璀璨星空撑起更美的蓝天。
津市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王文军
2020年6月,王文军担任津市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致力机制创建、载体创立、品牌创新,以“心、情、理、力”四维联动,实现了关工委工作从思想自觉到实践创新的有效提升。
以“心”明责。退休后,他本想发展一下个人书法、摄影爱好,把精力转移到陪伴和照顾家庭上。组织上决定将关工委工作的担子交给他,他毅然接受了重托,满腔热忱地投入关工委工作。几年来,开创性地推进了“五老”服务和品牌建设,多项工作获省、市先进。
以“情”谋事。他坚持用脚步丈量,带着情感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针对留守儿童现状、隔代教育困扰、困境学生帮扶、校外实践资源拓展等问题,开展深度调研,梳理出青少年成长的共性问题和需求清单,启动形成了“五老结对帮扶”“暑期公益培训”“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针对性项目。
以“理”施策。他把健全组织网络、建立“五老”结对帮扶机制作为发挥关工委作用的关键之策。推动出台了《津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施细则》,实现了工作机构全覆盖。开展全市“五老”工作室集中组建活动,镇街村居组建“五老”工作室88个,全市873名“五老”骨干结对帮扶4171名青少年,他个人走访联系青少年100多名。扎实落实“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安全上关注、困难上帮扶”5方面任务。
以“力”创新。几年来,他坚持从思政引领、文化传承、科教赋能、关爱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以品牌创新提升效能。先后推动创新了津市二小全国首批校家社协同育人联盟单位、“玉芳姐姐”工作室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和湖南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全国“五老”工作室优秀案例津市襄阳街志愿者协会五老工作室等优秀品牌,很好发挥了关工委示范引领作用。
澧县澧阳片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任泽烟
任泽烟,男,1945年10月生,澧县人。中共党员,战退伤残2等功臣,2000年退休后,担任澧阳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抓队伍建设。他把党建带关建作为第一要务,先后培养了10多名“五老”光荣入党。城区关工委队伍由原来120多人发展到现在560多人。每年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宣讲活动30多场。
抓务实创新。他组建“五老”轻骑帮扶队,自2016年起,坚持帮助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21年荣获省关工委颁发的创新奖牌。推动抓三教,育三生希望工程,每年助推优秀生10人,转化希望生10人,帮扶困境生10人,10年来助力300多名青少年成长成才。开展一年一度的“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每年选出10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成长榜样。
抓精准帮扶。20年来他带领30多名“五老”劝阻103万青少年远离网吧,帮助14名未成年人戒掉毒瘾。带领“五老”募捐570万元,帮扶1822名留守儿童走出困境。他先后个人捐资22万元,帮扶20名困境生圆了大学梦。特别是他拿出伤残抚恤金5000元帮助双胞胎兄弟完成高中学业,帮助青年向才栋种植致富的事迹,2020年在湖南日报上报道。
任泽烟带领的澧阳街道关工委200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他个人曾四次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7年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2018年被省委法治委评为全省普法先进个人;2021年被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