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霞满天 情系后代育新苗——毛康模
毛康模,男,77岁,汉族,中共党员,安乡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县关工委副主任,先后荣获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筑根基
毛康模深刻认识到,教育若仅靠个人或少数人的宣讲,如同杯水车薪,虽有点滴之功,却难解根本之渴。自接手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之日起,他积极争取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将加强家长学校主阵地建设作为破题的关键抓手。
几年间,毛康模的足迹遍布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着力建立健全以退休教师为主要骨干力量的家长学校体系。他亲自深入调研,结合本县实际,亲手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安乡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规程》。他逐校指导,耐心督促,推动各家长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方面走向正规化、规范化,显著提升了办学实效。
为进一步树立标杆、提升整体水平,毛康模大力推进示范家长学校创建活动,精心拟定《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细则》,并坚持每年组织评估验收。对评选出的优秀单位,积极向省、市推荐。截至2024年底,这份执着与汗水已结出累累硕果,全县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4所、市级12所、县级18所,形成了层次分明、示范引领效应显著的家校共育网络,为全县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凝心聚力,银发生辉谱新篇
面对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毛康模深知,必须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他牵头成立了安乡县家庭教育宣讲团,广泛吸纳在家庭教育领域有深厚造诣、丰富经验和良好声望的老教师、老干部加入其中。这支队伍秉承新老交替、动态更新的原则,始终保持约13人的精干规模,确保了宣讲观点的前瞻与活力的持续。
作为带头人,毛康模身体力行,每个学期坚持至少到学校开展两次专题讲座。在他的感召和统筹下,宣讲团成员们根据年度计划安排,深入各自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学校、社区,年均开展宣讲活动近50场,将科学的家教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送到家长身边,年均惠及学生及家长超过3万人次。他们的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地气,深受欢迎。
2023年底,在宣讲团成熟运作的基础上,毛康模进一步整合资源,升级成立了“毛康模家庭教育工作室”,并以县关工委授牌的形式给予正式认定。2024年,该工作室被市委老干部局评定为“常德市银发人才工作站”。这不仅是对其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安乡县利用银发资源赋能家庭教育模式的认可。
笔耕不辍,理论探索结硕果
毛康模坚信,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尽管年事已高,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每年订阅多种报刊杂志,雷打不动地坚持每日两小时的学习,并勤做笔记,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反思、总结、升华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心得与思考。
二十余年来,他深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撰写了近100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讨文章。其中,《中小学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思考》《安乡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荣获常德市一等奖;《家庭教育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教育中的地位》等多篇力作被省、市相关部门收录至论文集正式刊印,为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南。2024年,他主讲的《隔代教育的六个原则》因切中当下社会需求、内容翔实生动被评为“五老名师名课”优秀案例。
“桑榆唱晚晴,情系下一代。”这不仅是毛康模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他晚年生活最灿烂的底色。二十三载光阴,他默默耕耘,将一片赤诚奉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和关乎未来的下一代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五老”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