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军:扎根群众办实事 赤诚奉献显担当
“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支部书记更要冲在前面。”这是张明军担任市生态环境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常挂在嘴边的话。任职期间,他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解决民忧,在理论宣讲、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的一线岗位上,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成为群众心中“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带头人。
以“学”为先,做党的声音“传递者”
面对支部离退休党员多、行动不便党员占比高的情况,张明军创新学习形式,让理论学习“活”起来、“实”起来。他严格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要求,不仅带头完成集中学习任务,更坚持“每月多稿”——精心撰写微型党课材料,从政策解读到红色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通过线上微信群推送给全体离退休党员。在学习教育期间,他同样每月撰写学习文章,累计形成78篇学习材料,让纪律要求深入人心。
针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他更是把“课堂”搬到家门口。为方便环保局老院子的老党员,张明军带领支部委员多次带着学习资料上门,坐在传达室拉家常、讲政策,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到社区新变化,用“接地气”的方式让老党员及时了解党的动态。
以“干”为要,做民生难题“解决者”
环保局老院子是建成60余年的老旧小区,管道老化、屋顶漏水、无物业管理等问题,一直是居民的“心头病”。张明军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社区协调,并牵头成立“老院子改造专班”,组织丁成英等多名老党员逐户走访,记录下“值班室墙面渗水影响门卫工作和生活”“小区没有路灯晚上出行不安全”“小区大树修剪”等居民诉求。
为解决值班室漏水问题,他带头捐款,并发动支部党员、居民共同筹资,短短2天就凑齐维修费用,联系施工队完成屋顶防水改造。在老院子整体改造中,他主动对接社区与施工方,先后组织6次协调会、4次居民座谈会,一边向施工方反馈居民对“保留老果树”“优化停车位”的诉求,一边向居民解释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化解了“施工扰民”“方案分歧”等多起矛盾。如今的环保局老院子,不仅门卫屋顶修好了、路灯装上了,他还牵头成立由3名老党员组成的自治小组,制定《小区管理公约》,让老旧小区实现“自治共管”,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情”为桥,做群众身边“贴心人”
“群众的难事,就是我要办的事。”这是张明军的工作准则。在帮扶慰问中,他坚持“雪中送炭”,每年定期组织党员走访社区特困家庭,累计慰问12户困难群众——为长期居住养老院的老人李桂林送去过年物资,帮助申请社区救助;帮助2名病重党员申报免交党费;组织支委成员帮助年纪大的老党员交纳党费。每一次走访都带着真心,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基层治理中,他更是居民矛盾的“调解员”。去年夏天,环保局老院子两户居民因卫生间漏水问题起了争执,甚至差点动手。张明军得知后,先后多次上门调解,一边倾听双方诉求,一边讲解邻里相处之道,最终促成两户居民达成和解,还一起请泥工对漏水问题进行改造。任职以来,他累计调处居民矛盾8次,每一次调解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邻里关系更和谐。为解决高尚名门小区7栋一楼门面空调散热影响路人和电梯大门前路面破损防滑问题,张明军主动与小区物业协调,实地查看现场,共同讨论整改方案,最终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惠及该楼栋100余名居民。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只有为民服务的赤诚。张明军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中装着群众,脚下沾满泥土,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