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丕君: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我今年92了,说走就走的人,以后每年缴纳党费一万元,直到我生命终结。”2025年,在市工信局离退中心,杨丕君老人颤抖着双手递上一万元大额党费,眼神里满是对党的赤诚与坚守。
自1933年出生、1989年离休以来,这位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以“苔花”般的坚韧与执着,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守30余年,用捐资助学、义务党课、大额党费书写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答卷。
用“节俭”换“希望”,点亮困境者前行路
“自己省一点,就能帮别人多一点。”这是杨丕君常挂在嘴边的话。
离休后的她,将90%以上的离休收入都投入到帮扶弱势群体中,自己却过着“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生活——旧衣服洗得发白仍舍不得扔,日常饮食简单朴素,唯独在帮助他人时从不犹豫。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丕君接触到常德本土志愿服务组织“微善风”,当得知津市有两名技校生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她当即决定资助:“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不能让贫困挡住他们求学的路!”
随后,她一次性拿出8000元,为两名学生分别缴纳4000元学费,还特意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告诉孩子,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好好读书、永不言弃,将来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与小馨的故事。多年前,杨丕君从社会新闻中得知,一位年轻母亲因车祸去世,其未成年女儿小馨因过度悲痛陷入精神恍惚。得知消息后,她立刻打听小馨的住址,专程上门慰问。
看着蜷缩在角落、眼神黯淡的小馨,杨丕君拉着她的手,轻声讲述自己的经历:“孩子,奶奶小时候也失去了母亲,当时觉得天要塌了,但后来我想,妈妈肯定希望我好好活下去、活出样子。你也一样,要坚强起来,把对妈妈的思念化成动力,将来考个好大学,不辜负她的期望。”
杨丕君上门慰问小馨
在杨丕君的持续鼓励下,小馨渐渐走出阴影,努力学习,最终顺利考入大学。如今,已经成年的小馨仍常与杨丕君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而杨丕君总会像奶奶一样,耐心倾听、悉心叮嘱。
以“丹心”传“火种”,照亮青年奋进路
“年轻人,你这么有能力有才华,更应该加入中国共产党,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杨丕君在住院期间,对一位优秀女医生说的话。
作为常德市第五届助人为乐类“道德模范”,她始终把“传递红色信仰”当成自己的责任,即便年事已高、身体偶有不适,也从未停下义务宣讲的脚步。
在市工信局系统举办的“老少共话入党初心”座谈会上,杨丕君以自身经历为青年党员上党课。她结合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讲述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故事,动情地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年轻人生在好时代,更要牢记初心,在工作中多担当、多奉献,不辜负党的培养。”
杨丕君为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授课
除了面向系统内党员,杨丕君还多次走进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青年学生义务授课。在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课堂上,她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学生,语重心长地叮嘱:“现在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时光,多读书、长本领,将来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服务人民。只要每个人都尽一份力,咱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她的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真情,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深受触动。
以“坚守”践“初心”,诠释党员忠诚度
“没有党,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我做的这些,都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杨丕君始终将对党的感恩,化作实实在在的忠诚行动,从大额党费到手抄党章,每一件事都倾注着她对党的赤诚。
自2021年为祝贺党的百年华诞缴纳万元党费起,她已连续五年缴纳七次万元大额党费。拿着崭新的党费收据,杨丕君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缴下去。这不仅是党费,更是我对党的一份心意、一份承诺。”
杨丕君2025年第七次缴纳大额党费收据
在祖国74周年华诞时,杨丕君同志花了一个月时间精心制作了一本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献礼,表达一名老党员的拳拳爱党、爱国之情。
“鲜红的纸张、金灿灿的党徽、一笔一画书写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内容及学习心得……”翻开这本凝聚着杨奶奶心血的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映入眼帘的不只是震撼,更让人感悟到一名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对党的无比忠诚和无限热爱。
杨丕君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
30余年如一日,杨丕君像一株坚韧的苔花,虽平凡却执着,用点滴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今,她已荣获“全省百佳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者”“常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五老’”等多项荣誉,但她依旧保持着谦逊与低调,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更多人、照亮更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