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风采】“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全市离退休干部心声感言(一)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按照中组部老干部局和省委老干部局工作部署,常德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采取座谈研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老同志回顾沧桑巨变、讲述光辉历程、畅谈内心感受,进一步感悟新思想、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为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贡献老干力量。
市检察院离休干部 胡光炎
三回常德有感。第一次是1950年秋,有幸调到中共常德地委机关工作,那时市区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没有像样的街道。第二次是1962年冬,从津市调到常德地委组织部,各科室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修建了机关宿舍,街道路面成了柏油路,居民喝上了自来水。第三次是1982年秋,从安乡调到常德市检察院工作直至退休,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常德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外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现在常德城区面积由70多年前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6万多人增加到80多万人,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如今的常德城市绿化优美、街道干净整洁,被誉为“桃花源里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城市街道、公园湖畔、沅水两岸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一派现代都市气象。
武陵区政协退休干部 程忠艺
常德市武陵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方面,武陵区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三期竣工投产,成为全市首个交易额破百亿的重大农产品流通平台。文化传承方面,武陵区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丝弦作品,保护并广泛推介麻质画、善德香、焗瓷等地方特色非遗技艺,让非遗融入市民生活。社会治理方面,武陵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全省率先建成集通信、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武陵区大数据应急指挥中心。民生改善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稳居全市第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汉寿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曾燮柳
说到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数不胜数,令世人和我最赞叹不已的是“数”说八大辉煌成就。一是2010年以来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居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是教育文化大普及,文盲率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4%,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94.2%。三是新中国成为全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工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是全球第一大国。四是电力飞速发展,新中国22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长达73万千米,足足能绕赤道18圈。五是交通通讯四通八达,新中国有14.3万千米的高速公路、3万千米长的高铁网络,4358万千米的光缆线路、648万个移动通信基站,均位例世界第一。六是脱贫攻坚成绩显著,全国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七是农业农村发展巨变,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农村公路、自来水、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物联网建设等,发展变化天翻地覆。八是科技突飞猛进,“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5G技术、超级银河、天问计算机等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桃源县民政局老干部支部书记 杨承双
作为民政系统的退休干部,看到民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成就,我们深感自豪。这些年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我们要坚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忆往昔民政工作的点点滴滴,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虽然我已离开工作岗位,但我的心始终与民政事业紧紧相连。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民政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温暖的底色。
临澧县水利局退休干部 陈丽萍
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见证国家的辉煌成就,亲历了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GDP稳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我们党的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干部,我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如今,我们依然怀揣着热情和梦想,希望继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感激这个时代,感激党和国家给予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正能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