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开展“四大”主题活动 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石门县关工委与县文明办、县教育局“联手”,在未成年人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创造性地开展“4.23读书日”、“道德讲堂进校园”、“百童千诗颂中华”和“宪法宣誓日”四大主题活动,通过听、说、读、写、评等形式,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就要读好书、长好心、办好事、做好人,形成了“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的校风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取得了以新风正教风、以教风正校风、以校风正家风的显著成效。
一、开展“4.23读书日”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学有所获
近年来,石门县关工委利用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先后举办了“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等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活动采取朗诵、演讲、征文、书画、微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层层筛选了近千名中小学生登台参赛,让青少年不仅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2016年,石门县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评选中,有2篇作品获特等奖,30多篇征文获一等奖,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易继汉被评为“全国关工委先进个人”。为了全力推进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县关工委坚持一年推荐一批德育书籍和自然、社会科学读本,一年举办一次演讲赛和征文赛,一年评选一批优秀作品,一年通报表彰一批优秀小读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各中小学校也都结合当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效果非常明显。如宝峰街道中心学校老师王文霞每年寒暑假给学生布置读书篇目,开学后安排学生演讲书中故事,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她带的一个班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征文大赛,先后有一篇获特等奖、两篇获一等奖、四篇获二等奖。夹山镇中心学校结合当地“格言治家”优良传统,组织编写“治家格言”通俗读本,开设格言治家课程,传唱格言治家歌曲,让“家有一老,赛过一宝”、“天地为大,父母为尊”、“传家二字耕与读,败家二字盗与奸,破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俭与勤”等经典格言弘扬传承。蒙泉镇中心学校把演唱的《校园歌》与《增广贤文》、乡土民俗和校园礼仪融为一曲,体现了学校“浸润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德育工作特色。石门县思源实验学校千名师生大课间齐颂孔子及其弟子的贤文《论语》,弘扬了道德正能量。壶瓶山镇完全小学采取家校联手的办法举办班级墙报展,把读书活动延伸到了家庭,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开展“道德讲堂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心有所动
从2015年开始,石门县关工委率先将道德讲堂搬进校园,陆续在全县各中小学举办“学道德模范、做美德少年”道德讲堂活动。各学校严格按照作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六个环节进行精心筹划,并穿插各类文艺节目。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延伸教育层面,许多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为了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县关工委邀请全国、省、市、县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巡回宣讲典型事迹,并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每年评选一批省、市、县、乡、校级美德少年一同登台宣讲。通过广泛开展道德讲堂进校园活动,广大师生家长深受教育,成效明显。一是传播了道德正能量。在楚江街道三完小,当一年级刘炳材同学的爸爸介绍他从小就患有脑瘫疾病,双脚不会行走,智力低下,仍然要到学校读书的故事后,在场的1000多名师生家长都感动得流下热泪。在石门一中,当学校团委书记介绍高三学生唐津怡身患重病任然坐着轮椅坚持读书的事迹时,学校道德讲堂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在夹山镇中心学校,几百名学生亲手制作知心话卡片,并站在家长面前倾吐自己感恩真言,让家长激动不已。在石门一中,605班陈沼同学在学校公租房附近捡到一个有2万元现金、三张银行卡及其他重要票证的钱包,他连夜沿楼道一家一家的敲门询问。最后找到了失主。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二是促进了校风大转变。夹山镇中心学校以前校园卫生状况很差,操场、厕所、走廊、教室到处都是垃圾,自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后,不仅师生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学生家长来学校也做到不乱扔垃圾,整个学校看不到一片纸屑,找不到一个垃圾桶。石门三中有10几名学生以前经常旷课、迟到,玩手机、玩电游成瘾,父母根本管不住,参加道德讲堂活动后,他们不仅改正了所有不良习气,学业成绩也进步很快,有的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三是办出了社会新风尚。石门三中196班黄黧萱的父亲以前不管孩子,下班后每天打牌,自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后,他主动离开了“长城”,每天为孩子做后勤服务,孩子今年段考成绩比上学期期考进步450名。楚江三完小举办道德讲堂活动以后,28名小学生带着爸爸或妈妈,到澧阳大道检垃圾,成为文明县城的一道靓丽风景。蒙泉中心学校举办道德讲堂活动以后,全校师生共为20名特困留守儿童现场捐款3万多元,弘扬了仁爱美德。石门五中举办道德讲堂活动以后,50名学生志愿者经常到蒙泉镇集镇清扫垃圾,并开展义务执勤活动,在全镇传为佳话。
三、开展“百童千诗颂中华”活动,让青少年感有所悟
从2005年开始,县关工委在全县广泛开展“百童千诗颂中华”活动,并坚持一年推出一个主题,一年编辑一本诗集。先后举办了“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知荣齿.树新风”、“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珍爱和平.振兴中华”等十多个专题写诗赛诗活动,编辑诗集11期。创作了一批力品佳作,培育了一批品学兼优学子。各学校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学诗、诵诗、写诗,形成了以诗立德、以诗育人、以诗育情、以诗育才的良好氛围。有的采取诗歌朗诵大赛、办诗墙、办诗刊、成立诗社或诗词小组,提高未成年人的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楚江镇一、二完小、太平中学学校注重环境育人,不仅在校园内设置《诗墙》,还自编《诗歌》校本教材,开设“诗歌”校本课程,有效地拓宽了学校素质教育渠道。石门三中开展杨拓夫诗歌朗诵会、主办《澧韵诗刊》,班级主办《诗词天地》栏目,达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效果。宝峰街道中心学校坚持利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和其他重要节假日,举办诗歌朗诵大赛或写诗大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素养。2013年,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石门县“百童千诗诵中华”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批转《中国火炬》杂志向全国推广。
四、开展“国家宪法日宣誓”活动,让青少年法有所遵
近年来,县关工委联合县人大、县法制办、县教育局每年在一所初中或高中学校举办一次“12.4国家宪法日”宣誓活动,活动通过请国徽、发放《宪法读本》、组织宣誓、法律知识讲座、师生代表发言、县领导讲话、学生写心得体会等议程,让学生不断增强了宪法意识、法制意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把“国家宪法日宣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广大学生从小就能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在各中小学设立法制副校长,常年开展法律讲座,县公安局退休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王渊渊常年到学校宣讲“未成年人如何搞好自我保护”,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用血的教训给广大师生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县司法局退休干部陈汉武深入湘北职专、石门六中等学校现场宣讲“道德与法”,受训学生达3000多人,并现场为学生赠送道德教育书籍3000余册,为学生送去了精神食粮。由县教育局发起的“走进壶瓶山以案说法”活动,让300名学生受益匪浅。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保护伞。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副主任周金文到新关镇中心学校800名学生现场宣讲安全知识,并现场指导防震演练活动,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县人大把网吧治理列入人大代表监督范畴,县政府投入15万元,为全县所有网吧安装实名上网身份证读卡器,县关工委和县文体广新局聘请100名“五老”人员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不断完善惩罚力度,确保网吧接受未成年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特别是食品安全整治,确保校园周边多年来没有发生食品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