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巨变看“三产”——“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征文
第三产业的提法,人们可能感到有些陌生,其实这只不过是经济学家把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划分为一、二、三产业,方便经济分析和统计。说白了第三产业就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衣食住行服务业的称呼,只不过第三产业比传统的服务业范围更宽泛一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武陵区的第三产业同样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想象不到的范围发生着巨变。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作为曾经担任10年武陵区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联系“三产”工作10年的我,更是感慨万千,不由欣然命笔,将武陵区历历在目的“三产”发展史跃然纸上。
1978年武陵区(俗称“小常德市”)传统的第三产业只有运输业、商业(包括饮食服务、供销社、集贸等)、总产值只有6318万元,按现在GDP来算只有不到2000万元。经营机构只有274家,全部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2018年武陵区第三产业增加值(GDP)预计147亿元,增长735倍,在整个GDP中所占比重达75%以上,提供的财政收入占80%以上,经营单位1万多家,90%以上属民营。如果按整个城区来比较,区域统计第三产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3370倍。
改革开放后,随着武陵区对第三产业的新型业种、新型业态的不断引进,那些过去只在外国电影、外国杂志和书籍里才看到的新型服务业,都已悄然落户在了我们的身边,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这里我选择大家熟悉的几个行业进行一次粗略的浏览,以展示第三产业改革开放的成果,唤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思考。
商贸与流通
土生土长的常德人曾记得,在人民中路下南门的常德百货大楼,只有一层经营面积,却集百货、纺织、五金、交电、南杂、烟酒副食为一体。一辆天津产轻骑摩托车在橱窗里摆放了数年无人问津。它在常德人民心目中就是 “上海的第一百货公司”,这就是当年常德市城区商贸业的缩影。以后有了武陵百货大楼、东门百货大楼。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德百货大楼改建为三层营业面积的常德中心百货大楼。再以后,有了常德商场、北站商场、常德百纺大楼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营的商业二级三级批发机构逐渐萎缩,大量的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逐步形成了大兴街服装布匹市场,龙港巷服装小商品市场,沅水大桥北引桥市场等,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市场的支撑,我们从1995年开始建设各种专业市场。首先第一个专业市场是占地200多亩的甘露寺蔬菜综合大市场。在长沙红星农产品大市场没有修建时,它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商务部挂了号的专业市场。2000年以后,新建了火车站综合大市场、兴隆装饰城建材大市场、金桥小商品市场,改建了龙港巷市场。以后有了“天下粮仓”农产品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花卉苗木市场。过去认为高档奢侈品的家具、轿车,也分别形成了家具生产销售产业集群市场,汽车及配件、“4S店”销售集群市场。在生活用品市场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围绕生产资料供应和建设农业大市、工业强市,又先后修建了农资大市场、钢材大市场、旧废物资回收大市场。整个市场群建设,基本是以民营投入为主体,投资近20多亿元。后来又建成了投资15亿元的东星家具广场、投资70亿元的万达广场商圈、投资25亿元的和瑞欢乐城商圈、友阿广场商圈、泽云幸福里商圈。从过去单一的百货大楼迈向了“高大上”的商圈台阶。大小河街、老西门、德国小镇、城壕湾等景区将古今中外、记忆和乡愁、一幕一幕展现出来。以网购为龙头,以快递为支撑,以网银、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的电子支付组成的电子商务将无数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切皆可能。
前些年才见诸报端的商业步行街的概念,如今已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花岗石的路面、绿树掩映、鲜花簇拥;晚上华灯齐放,霓虹闪烁。“漂亮女人街”“潇洒男人街”“金钻广场”,各种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总代理、总经销、特许经营,使消费环境和城市品质大上台阶。后又投资3亿多元进行改造,使武陵阁步行城发生了质的嬗变,成为常德响亮的名片,形成了步行城商圈。步步高、家润多、新一佳、沃尔玛、大润发、苏宁、国美、梅尼等超级购物市场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购物环境,刺激了人们的购物欲望,带来了消费理念和经营理念的极大突破。用户与商品零距离接触,自由挑选,商品仓储式摆放,多个付款通道,付现金、刷银行卡、刷手机以用户方便为准绳,使传统的商贸业飞跃上现代商贸业。
宾馆与餐饮
常德大饭店是下南门中心区人们记忆中的又一亮点。那时候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多在此下榻就餐。外地亲戚朋友来了带他们到常德大饭店的水冲式公共厕所瞧一瞧,都是一种豪华的享受。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客人来了,到常德大饭店端一份5角钱有4个肉丸子的杂烩,都感到很是奢华。加上荣福楼、实习餐厅、青年路口的新潮酒家,北站饭店等,这就是当时的旅馆餐饮业。后来常德大饭店改进为常德宾馆,并且第一次使用了电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原常德地区第一招待所、第二招待所,先后改为了芷园宾馆、桃林宾馆,这才提升了城区宾馆酒店业的水平。随着宏大宾馆、华都大酒店、芙蓉大酒店、洞庭明珠(华天大酒店)等宾馆的建成,星级宾馆逐步落户城区。共和大酒店、常德国际大酒店、戴斯大酒店新亚国际、喜来登大酒店、锦江大酒店等四星以上宾馆酒店的落户,更提高了常德城区的接待规模和服务水平。
在南北融汇、中外一体的餐饮行业发展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食遍天下”,味在其中的实惠和境界。本地特色的餐饮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壹得壹、黄金台、百家缘、西湖、清真第一春、龙弟、远东、东永海鲜楼、东海渔庄、高山街的绝味鸭系列酒吧街、不夜城、光荣路的蟹虾系列的夜市一条街、壹锅情、柳岸人家等环柳叶湖农家乐餐馆等数不胜数的餐馆酒楼,诠释着常德人热情好客,生活有滋有味的理念。肯德基、麦当劳洋快餐的引进,每个商圈的美食城、美食街将所有美食一网打尽,强烈冲击着我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我们饮食结构,融合着全球一体化的观念。茶楼、歌厅、舞厅、洗脚、健身瘦身等休闲项目的引进发展,烘托着常德的人气,述说着商贾的往来。
通信与交通
说起通信让我们又不得不想起下南门邮电大楼。这个当时人们邮寄信件、包裹,打长途电话,发电报的地方。那时电话是摇把人工接转电话,三位数号码。谁的单位有一部摇把电话都感到很荣耀,接电话是通过传达室的广播喊人。当年工作过的染织厂电话号码,至今还记得是747。后来发展成纵横制的5位数的转盘式拨号电话,几年后又改为七位数的程控、数字按键电话,以后又有了移动通信,传呼机也就是BB机的出现,发展速度相当之快,从根本上改变了通讯的原始模式。在公交车上,在大街小巷只要BB机一响,人人都看自己的BB机,真是满天的“青蛙叫”。移动通讯从炫耀身份的大哥大到进入平民的手机,从传真机到宽带网,几乎跳跃式的发展。“全球通”随便打,C网2G网3G网4G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天下事情“一网打尽”,从此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通过智能手机,我们吃、喝、玩、乐、购、互联网+使我们无所不能一“机”搞定。
以常德汽车北站、汽车南站为枢纽的交通客运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城区内以东西向的人民路为轴线,以建设路为绕城线,只有几平方公里,现在扩大到近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先后修建了东西向的滨湖路,洞庭大道、沅安路、柳叶大道、常德大道(G207绕城线)、南北向的有朗州路、武陵大道(全省最美一条街)、皂果路、芙蓉路等。城区西拓北扩后又修建了无数条漂亮的街道。公交线路从过去的人民路上的1路发展到50多条线路,公交车辆通遍城郊,开通了BRT快速公交。出租车(的士)从过去只听说,发展到目前上千辆,仅经过几年时间。现在我们又享用着滴滴快车、专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带给我们的更便捷的出行。“汽车跳,常德到”,形象的说明当时常德的道路状况极差。我们当时到长沙出差还要中途在益阳吃一餐中饭,下午才能到长沙。如今常德是二广、杭瑞、长张等六条高速公里的枢纽。过去从江北到江南全部是轮渡,现在沅江武陵区段先后建起了一桥、二桥、铁公两用桥、常张高速路桥,三桥、二广高速路桥和即将建成的四桥,正在施工的沅水过江隧道;建起了漂亮的常德火车站,修建了连接京广线和焦柳线的石长铁路,后又改造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正在修建的高铁和即将修建的城际铁路,将极大方便轨道交通出行。桃花源机场扩建后能起降波音737、757大型飞机,新建的T2航站楼在全省地级市中独领风骚,现在可飞18个城市。沅水常德深水码头的建设使常德水路的客货运可以通江达海。可以说常德交通运输已然“水路空”立体运行,四通八达。
房地产业与社区服务
提起房地产业,在城区人们的记忆中,常德市的第一个开发小区是人们称为“三朵花”的带公园的滨湖小区(即茉莉村、玫瑰村、芙蓉村),住进这个小区的人都令人羡慕。配合武陵大道拆迁修建了当时最大的住宅小区—紫桥小区,而后西园小区、惠民新村、育才公寓落成;城区第一幢小高层美吉华庭在东门城门口,沅水大桥北引桥头峻工;以后精致典雅的建民花园、利民花园、美景花园、广德花园相继开盘入住;江景豪宅更有滨江豪庭、望江名苑、九重天;高层智能小区、国际花园小区、别墅小区,更有阳光鑫都、水榭花城、维一水岸、金色晓岛等。这些楼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把城区装扮得豪华气派。加之后来的“棚改”和德景园、恒大、万达、碧桂园、保利等房地产巨头的进入,楼盘小区、遍地开花,成为城市提质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城区房地产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家,发展成“三产”增加值,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
社区服务,这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也逐步显现。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社区居民从小到老的服务;从维修到环境卫生、绿化花化;到安全保卫,社区文化,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武陵区从一家公办养老机构、发展到几十家民办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品牌不断涌现,红卫社区的综合社区服务,光明巷社区的学生餐桌,三叉路街道的老年大学、抚老养老、体育东路社区的文明管理、紫桥社区的体育休闲社区文化等。以3+X模式的社区服务已成为武陵区亮丽的品牌。
金融服务
从过去,人们熟悉的中国人民银行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专业银行,到逐步引进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改制的农商银行;从国有到股份制到民营,金融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迅速发展。从过去单一的存单(折)服务,到现在的一卡通、自动取款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社区银行,金融服务越来越趋向智能化、自助化、轻型化,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给市民以极大的方便。
(供稿:武陵区人大原副主任 曾勤建)
(编辑:单鑫)
(审签:熊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