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领导讲话>详细内容

曹儒国同志在2011年全市老干部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1-03-18 10:40:18 【字体:
  

在全市老干部工作暨关心下一代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儒国

(2011年3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体现了市委、政府对老干部的尊重,对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去年,全市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果丰硕、可喜可贺。我市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红旗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和从事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在少甫和贤宏两位同志讲话的基础上,我谈四点看法:

  一、重视老干部工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必须常抓不懈

  老干部工作由来已久,既是一个古老话题,又是一个政治命题。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审视老干部工作,研究老干部工作,推进老干部工作。

  1.重视老干部工作是一种文化传承。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代从周文王到春秋战国,已实行义务抚养老人。汉代对80岁以上老人发米、发酒、发肉。清朝乾隆皇帝在宫中办千叟宴。新中国成立后,尊老敬老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请家乡老人的“酒席对”传为佳话。新的《老年法草案》规定,对拒不尊老敬老的,可以实施法律制裁。尊老敬老已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规范。我们要遵守这种规定、传承这种文化、弘扬这种美德。

  2.重视老干部工作是一种政治态度。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就老干部工作提出了“努力做好”、“进一步做好”、“全面做好”等各个时期的工作要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中组发〔2008〕10号、湘办发〔2009〕1号及常发〔2009〕11号文件,把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委、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战略,为老年人谋幸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做好老干部工作放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对待。

  3.重视老干部工作是一种感恩回报。常德今天的发展成就和建设成果,离不开老同志过去艰苦奋斗奠定的坚实基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要饮水思源。如今这些老干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让劳苦功高的老前辈安度晚年,不仅是我们后辈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党和人民对老干部的最好回报。领导岗位上的同志要常怀感恩之心,引导年轻一代学会感恩,在全社会倡导感恩。

  4.重视老干部工作是一种力量凝聚。过去一年,全市广大老干部以老年群团组织为依托,奉献余热,成绩显著。市关工委为创建“全国未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市”献计出力,市老科协直接投身“三农”建设,市老书协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市老摄协举办“聚焦三农”摄影展,市金秋艺术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市老教联开展教学调研比武。市老干部维权协会、老干部事业促进会、老年保健协会、老年体协等在维护权益、保健身心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借助好老干部力量,发挥好老干部优势。

  二、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必须狠抓落实

  人会老的客观规律决定了老干部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随着老干部政策规定、时间跨度、目标需求的不断变化,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

  1.做好老干部工作重在落实。关于老干部工作政策和规定出台了不少,关键的问题在于抓落实。一要更加公平地惠及老干部。认真解决好老干部生活待遇地域之间、单位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更加及时地惠及老干部。老干部普遍年岁已高,他们拖不得、等不起。政策出台了,我们就要雷厉风行去执行。三要更加直接地惠及老干部。惠老政策要让老干部看得见、摸得到,切身感受到。老干部组织开展的活动,领导要亲自到场;走访慰问老干部,领导要亲自上门;集体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每一位老干部都请来。

  2.做好老干部工作贵在坚持。老干部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老干部工作的长期性。有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些年来,全市老干部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坚持。在推动老干部工作上,市委常委会坚持每年春节上班伊始就研究老干部工作,坚持部门联动推进老干部工作。在对待老干部上,坚持做到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亲自上门慰问老干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市长亲自征求老干部意见,市级领导上任第一时间登门拜访老干部。这些好做法,争取了老干部对市委、政府工作的全力支持,我们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3.做好老干部工作难在管理。老干部工作面临流动增强不好管、居住分散不好管、需求多样不好管、情绪多变不好管等各种难题。破解管理难题,重点抓好“三化”:一要管理人性化。老干部群体中有离休干部,也有退休干部;有“双高期”的老干部,也有刚退下来的相对年轻干部。管理要因人而异,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多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对身体好的老干部,多组织他们集中学习、集体参观。二要管理系统化。注意建立老干部电子信息台帐,做到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兴趣爱好、作用发挥了然于胸。三要管理民主化。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健全阵地、建强班子,真正使党支部成为老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要以老年社团为依托,让老干部自娱自乐,自觉自愿发挥作用。

  4.做好老干部工作活在创新。老干部工作如何创新?我觉得,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政策措施都可以再活一点、新一点。比如,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方面,要以“从优”为原则,普遍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建立特困老干部的帮扶机制。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方面,可以思考走访慰问常态化,不仅仅停留在国家法定节假日,象农村搞“双抢”一样,忙完一阵就没事做了。目前,市里正在研究出台在职市级领导联系老干部工作制度,除规定在职市级领导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干部外,还要常年联系2个离退休干部。市委老干部局采取的老干部工作人员和老干部结对帮扶方法,就是很好的创新。

  三、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须真抓实干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量大,思想可塑性很强;“421”的家庭结构成年人占主体,极易溺爱下一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全新挑战,我们要多花心思、真抓实干。

  1.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广大“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有35000多名“五老”人员,在城市乡村、校园内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在青少年教育、帮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和关工委组织要切实发挥好、保护好老同志积极性,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2.注重部门配合协作。关心教育下一代,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们共同的职责,需要各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关工委作为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助手,要不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积极配合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与关工委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构建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工作格局。

  3.大力发动社会力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尤其在关爱弱势群体上。各级关工委组织要充分发挥老同志阅历广、威望高、资源多的优势,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如石门县的退休教师文非,十多年如一日,募集助学资金80多万元用于助学,不仅在国内募集资金,还辐射到了国外。我们身边也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各级关工委要广泛宣传发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参与关心下一代。

  4.积极探索活动平台。近年来,市关工委在开展活动方面积累了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三个宣讲团、警示教育、“三无两有”社区(村)创建,市教育局关工委一年一次的主题征文活动等等,都很有效果,社会反响好。我们要在坚持以往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平台。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年,各级关工委要围绕主题,服务大局,争取在拓展活动平台、深化活动效果等方面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多开展一些青少年能直接参与又能获取知识的教育活动。

  四、加强老干部门自身建设是一个贴心的问题,必须善抓队伍

  加强和改进老干部门自身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坚强保证,是推动老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倾情服务老干部。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要有一颗“孝子”之心,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父母对待,老干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要有一份“孝善”之情。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我们要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觉悟,站在服务老干部就是尽一份社会职责、尽一份共产党员的公仆之情的高度,把老干部的日常管理服务、老干部政策执行、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实好。

  2.学习吸收新知识。老干部工作人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要打牢理论功底;要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科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认真学习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把握工作程序,提高政策水平;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些医学、老年心理学,熟悉健身、棋牌、球类等方面的常识,善于组织开展适合老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

  3.关心爱护老干部工作者。老干部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老干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经常过问老干部工作,主动与老干部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对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亲自出面协调解决。关心爱护老干部工作者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帮助老干部工作者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组织部门要加大对优秀老干部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编辑:熊志发)

  (审签:丁俊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