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外国记者为何给中国共产党打高分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09-07-02 16:25:10 【字体: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88岁生日了。而这正逢建国60周年,因此,党的88岁生日,应当更多地充满希望和期待。

  期待什么呢?

  我们期待88年到来的时候,我们党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于世人?

  也许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多思考。但是,已经有外国媒体开始探索这方面的答案了。

  6月28日的新华网有两篇文章颇令人寻味。一篇是新华时评“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文章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前驻华首席记者齐迈克曾感慨地说,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把英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时期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使命完成了,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他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还有一篇是新华网的综合报道:“‘中国模式’缘何对世界充满魅力”,文章说:“从最近来自世界各国的报道中发现,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魅力之际,都会反复提到‘中国模式’,并且对这一概念充满兴趣。‘中国模式’的提法是外国学者的‘专利’,人们从这一提法中既可以获悉世人对中国毫不吝啬的夸赞,又能够体会到其读懂中国的迫切心意。”

  我们并不是说外国人说我们好了,我们就高兴,但是,应当说,这两篇报道的结论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因此,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

  这样的高分,来自于对中国国力强盛的客观评价。

  回顾历史,谁也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旧世界对中国人民肆意欺侮的黑暗格局,当年“四方来拜”的泱泱大国,却沦落为大国小国都可以欺负的东方病夫。所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主席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时的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把当家作主作为自己幸福的追求。但是,长期战争动乱,几十年外国列强的抢夺,使新中国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而经济上却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这样的状况,强烈地刺激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从废墟上站起来谈何容易,更何况,不甘心失败的反华势力,无时不在与人民政权设置前进的障碍。前所未有的经济封锁企图锁死中国人的生命线,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悍然发动的朝鲜战争,则把刚刚从战争风云中缓过神来的中国人一手忙于建设新世界,一手又不得不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土安宁而拿起刀枪。但是,中国人的伟大正在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但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而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取得了让世界惊奇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国共产党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现了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非凡能力。

  而今的中国,已是在世界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是享有崇高国际声誉的大国,是能够影响世界发展大势的大国。60年的奋斗和发展,让中国人挺直腰板走向世界。作为领导这样一个国家的中国共产党,难道不应当得高分吗?

  这样的高分,来自于人民的满意度“测评”。

  一首传唱千古的红色歌曲曾教育了多少代人。歌中唱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引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国家走向光明。他领导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几句并不复杂的歌词,为什么这么引人入胜?我以为,还是歌曲把握了最核心的力量源泉:“人民”二字。“改善人民生活”,一直是人民的期盼,也一直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而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中国共产党十分清醒的认识到,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有共产党执政的江山。

  在改善人民生活上,我们可以对党的几代领导人的贡献作这样的概括:毛泽东以深厚的阶级感情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历史问题,邓小平则智慧而果决地探讨出一条如何让人民富起来的道路,成功地回答了这个世纪难题,而胡锦涛则卓有成效地解决了把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共享这个世界难题。建国60年来,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风风雨雨,但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重任。一怕泪。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三年自然灾害,他让身边人都下基层或回老家调查研究,当他听到不少地方的老百姓吃不,穿不暖,甚至还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他心如刀绞。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为什么革命了这么多年,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日子?建设强大国家,让人民富裕起来,这是毛泽东一生不了情。邓小平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发展”二字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毛泽东思想?发展是什么?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依靠什么?这些都是邓小平在70岁后反复思考和深入实践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他成功的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最终指向,正是毛泽东的夙愿:让国家强起来,让人民富起来。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如何让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富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特大难题。当初,国内外敌对势力想出共产党“洋相”、想看共产党“好戏”的主要支点也在此,他们不相信共产党会有能力解决这么多的人吃饭问题。胡锦涛毅然接过了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确立,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胡锦涛的执政指向非常清晰:不但要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更在让人民富起来;不但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要让全体人民都享受发展的成果。“共富”,是胡锦涛鲜明的执政方略。

  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国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重大贡献。我们用一个比较老一些的统计数据,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显示,按人均购买力评价(PPP)国际美金(现价)计算,1978年中国人均总国民收入为340美金,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6%。到1995年上升为2650美金,开始进入到下中等收入国家,到2000年上升为3920美金,在世界排名第24位,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3%。中国的人均收入与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由7.3倍缩小为1.9倍。当然,中国还有相当多的人口仍处在低收入水平,中国还需要花几十年才能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这样的高分,来自于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成功实践。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领导核心。这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历史结论。因此,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进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鲜活生命力的主要源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这两个现实的课题就无可置疑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我们并不需要作过多的理论阐述。2008年以来,从抗击特大地震灾害,到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应对,已经最充分、最生动地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民族凝聚力、政党战斗力、政府执行力、人民向心力。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沉着应对,果断出手,把保稳定、保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陷入灰黑地带时吐出腊梅芬芳。中国,真实地让世界信服。

  而我们党毫不手软的反腐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批高级干部的相继落马,预示着“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鲜明昭示正在成为坚决打击腐败分子的现实。以党的肌体的纯洁性取信于民,让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提升。尽管反腐之路任重道远,但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党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高分,是人民的心声,是民族的希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