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深圳常务副市长许勤出席深莞惠紧密合作高峰论坛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9-06-10 16:22:54 【字体: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 

   2月27日,深莞惠三地率先签订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了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在5月16日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三市共同确定了今明两年重点推进的25个合作事项,签署了界河治理、跨境公交、边界道路建设3个工作计划,并且建立了10个专责小组负责推进。另外,三方已经陆续签订了警务、工商、劳动保障、旅游、金融等多个合作备忘录,深莞惠一体化朝着更为广阔、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

  昨天下午,深莞惠紧密合作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惠州市常务副市长黄仕芳先后作主题演讲,畅想深莞惠三地携手加快推进珠江口东岸经济、城市、产业、创新、生活等全方位“一体化”。

  深圳:理想状态是超越行政区划“三市如一市”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指出,深莞惠2008年GDP总量近1.3万亿元,与上海或香港的2008年经济总量接近。深莞惠三市可将珠江口东岸地区打造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许勤认为,深莞惠三地要着眼于经济、城市、产业、创新、生活“五个圈”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经济圈”:逐步消除对区域内限制,打通区域经济“内循环”,鼓励企业互相采购对方产品,共享彼此市场,努力实现区域内投资、消费的良性循环。

  一体化“城市圈”:三市在路网、港口、机场、资源能源等城市功能配置上互联互通,超越行政区划,实现“三市如一市”的理想状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无缝衔接,推动水、电、油、气、通信等资源能源共享,联合进行边界河流水环境治理;特别是推进交通设施一体化,打造“一小时通行圈”。

  一体化“产业圈”:三地可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以及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合作,促进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体化“创新圈”:推动三地在公共研发平台上的共享共用,实现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共建互享,提升区域基础研发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一体化“生活圈”:三市应破除地域观念,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在政府服务等软环境上实现对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大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力度;加强在治安、疫情、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协作;联手打击犯罪,积极推进三地公交、社保、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为三市市民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东莞:建议加大出租屋人口信息交流

  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表示,深莞惠三地应基本实现三地道路互联互通,打造“一小时城市生活圈”;应建一体化能源保障体系,加强水库建设、界河整治、防洪联动等;建设一体化的信息网络;推动珠三角东岸地区可持续化、适度重型化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共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区域内环境建设。

  此外,要加强人口管理,整合人口信息与交流,特别是加大出租屋人口信息的交流;加强社会治安联动管理。

  惠州:维护东江流域及沿岸生态安全

  惠州市常务副市长黄仕芳表示,深莞惠已成全球闻名的电子工业走廊,三地应加强互补合作,共同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子产业基地。

  惠州将加快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加强与区域内产业的互补、错位、差别发展。此外,深莞惠三市特别要加强生态环保对接,加强界河联防联治、分区分责监控区域内环境变化,打造东江流域及其沿岸的生态安全体制。还将积极推动区域内医疗保险等无障碍转移。



分享到:
【打印正文】